与儿子过招
儿子从小体弱多病,隔代亲又总会让儿子有支援他的人,这样,儿子的脾气也越来越糟。动不动就大哭,(这是他的杀手锏,是最有效的。)一哭就咳嗽,一咳嗽就会发烧。如此之下,有些事只能由着他去。慢慢地,儿子对我们的话有时不当作一回事。反正等他生病的时候,所有的规矩都作废了。如此之下,当儿子上一年级后,想立下规矩的我和想自由的儿子之间总是爆发战争。
他是一个调皮、好动又没有耐性的孩子,但他是那种“在校当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坏孩子”的类型。最初的几天,每次放学回家,都是丈夫做饭,洗衣,而我则坐在身边陪读,一项一项逼着做,做不好就生气,骂一通。儿子则敲完桌子推椅子。只能怪儿子脾气与自己相似,于是我尝试改变策略,平心静气,和儿子商定个时间,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作业就签字,儿子做得认真,我签字也认真,超过时间部份坚决不签,闹也没用。也不陪读了,做完家务就只读我自己的书,没想到,这样一来,儿子竟然自觉多了。作业书写也比较认真。等到儿子作业能按时完成了,再引导他看看其它的书。
好不容易平安地过了些日子,不料儿子又生病了,他开始跟我玩心计,装头痛,说胸闷,一些课外作业不再乐意接受,老师的作业随便做。昨天傍晚,老师让他们生字卡片读三遍(几乎每天都有读的作业。)儿子又像以前早早的自己打了勾,表示已经完成了。其实我估计儿子根本不读,不能再这样了,我当时说了一句,以后这样的作业必须当着妈妈的面读,否则不算。谁料儿子嘴一撇,头一扭,表示坚决不读。我也很生气,第一次和他过招,我语气很硬:“不管怎样,非得读完才行,哪怕到十点,甚至更迟。”儿子也倔,不读。我俩一直耗着,到八点多了,儿子有点急了,但表面上不认输,继续跟我斗。我暗示了丈夫,他开始给儿子讲:“妈的要求有没有过分?哪怕你已读了,当妈妈想听的时候,能不能再次读给妈听?”儿子勉强点了头。第二次过招时,我耐心地讲:“其实,妈是相信你已读了卡片,知道你读得与在妈面前一样认真,可妈很喜欢听你精彩的朗读,甚至想把你的声音录下来,让你自己听听,读得好不好?难道你不想听自己的声音吗?”儿子的两眼放光:“想的呀!”当儿子读完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
有些时候,我俩的战争进入一个相对较平静的时期,但是,可以肯定,这场战争远未结束。可这些日子以来,我一直在跟他斗智斗勇。我努力让孩子在这一场不伤感情的斗争中,慢慢地成长,变得有思想;试图慢慢地改变孩子的坏习惯,作为老师,我深知“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