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想着心热,做着心痛
近两个星期了,把集体备课组的资料在手里翻来翻去几十遍了,手捧这些资料,不免自嘲,虚拟的东西太多了。半个月前,当教师发展中心把集体备课组的考核条例发下来后不禁傻眼了,6大块20条细则,细细一对照,呵呵,我们似乎只达成了其中的五六条。是我们真的做得不够吗?昨天花了半个晚上,“恶补”了这些制度,职责,条例,活动开展的记录……对于补资料,真的百般厌恶。
集体备课,曾几何时,它戴着迷人的光环赢得了备受大家瞩目,原本是一个架构智慧碰撞的平台,可以营造协作互助的氛围,以达成资源共享的目标,强化优势互补的功效。去年我们县里也推出这项活动,九月份参加备课组长会议时,听着主任的介绍,心跟着热起来。然而随着时间的过去,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这诱人的集体备课却让我想着心热,做着心痛,试问:备课组的开展收到了多少成效?
真心参加的成分有假:且不说自己镇内的备课活动,县里也一样,有时则出现“一锤定音、众人应和”的虚假式的备课,有时几个组长聚在一起,发发牢骚,读读教案,聊聊家常,然后收集各乡镇的教案,带回去给本镇的教师,大组活动结束。组长尚且如此,可以想象每个组每个成员的参与了。
活动安排貌合神离:如果去年的活动还算有点集体备课的感觉,那么今年的集体备课,不知起了什么作用。县里倒是改进了,主任很重视,一再地变换各种模式。但到了各镇呢?今年上半年我镇举行了六次集体备课活动,一次听讲座,两次改试卷(是改其他年级其他学科的试卷,这也是集体备课吗?),一次集中研训,然后各组自行开展。其余都是让各组各自安排。说到底,这集体备课只是为了集体备课而集体聚在一起而已。这种“浮光掠影”般的应付备课有多少实效呢,有几个组长私下底议论,精心组织讨论时,常出现“互相推诿、沉默是金”的尴尬式备课,结果组长一个人在上面一上午,这样组长的工作量大了,久而久之,组长也想通了。
而不可否认,集体备课还助长了一些老师的惰性。集体备课最初是想借助集体力量,达到通教材、集智慧的目的,但是个别教师反而消极地“守株待兔”,上课时实行“拿来主义”, 由新课导入、组织讨论、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到总结课文甚至开展实践活动等,每一道环节每一种形式一律照“搬”不误。集体备课成了某些老师高枕无忧滋生惰性的温床!上学期我把县里的教案发到组内每个成员手中,期末流程检查时,发现下面完小部分教师的教案上没有更改一个字,没有一点反思,没有记下困惑。我想,课堂教学本是项充满创造性的不可知的活动,即使这个统一的教案再完美,还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情与自己的教学特点进行合理有效的“重组”吧!这样的事实让我决定把今年的教案压在抽屉里,不再下发。只是老师们肯定会有另外的方法,还是会备课与上课出现两张皮现象,还是会出现上述的“抄、搬”现象。
整理资料的时候,苦笑着。备课组活动原本是那样诱人的活动,却变成了如此呆板,趋于形式的活动。当然,亦有许多现实的问题存在,我们组不少老师都抱怨,平时受限于繁多的教学常规任务,时间上难以保证;镇内这样大范围的搞不合实际,平时不积累,到了周六时间,大家脑中也空无一物……
而我,虽然本组的活动搞得同样形式化,但对集体备课我却还是有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如果在集体备课中——能加重老师参与过程性的评价权,减少一些分数考试的枷锁;能增加一些实效性常规活动内容,减少一些形式化项目。或者加一些随机性的集体备课,结合日常教研活动进行,因科因年级因内容制宜。这样老师的参与积极性可能会更高些。我有时羡慕一些学校自设教师博客、教学论坛,而我们学校,至今连一个校园外网都没有建成。
前段时间写了篇案例——《共生效应,让我们如此美丽》,是记我亲自参加的一次教研经历,而我里面所写的经历,大部分是虚无的,虽然有一定的原型可找,但更多的是我想象中的教研经历,我渴望有这样一种教研模式,备课模式,产生一种“共生效应”,组员间能达成一种“天光云影共徘徊”的默契。现在的集体备课,已有点“变味”,可以说是成了一块“鸡肋”。原本想象中的这种活动既饱含“古老”传统,又充满“现代”活力,应该有着它的亮丽色彩。
现在对着考核条例,我逐条“补”,希望以后能有真实的经历,真实的记录,让备课活动真正发挥出它的亮丽色彩。不再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