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儿子扯着嗓子叫:没劲!无聊!
我失笑:你知道什么叫无聊?
儿子不满:天天在家,没啥东西玩,没人和我玩。
随后扯着那件同事买的“巴拉巴拉”T恤:“童年不同样。”
呵,这小子,这是人家的广告,他倒好,用在这儿来表示抗议。
暑假过了近一半了,儿子每天的生活就是作业,看书,看电视。
上午,我在外面烧菜,他在里面费了许多白纸,卷了十几条纸卷,插在鼻孔里,背上,头发上(用双面胶粘着),活似一只刺猬,书堆了一桌子。
“这样子玩有意思吗?”我有点恼。
“那你让我玩什么嘛?”儿子又不开心了。
听在耳里,不免有些心痛。
“妈妈,你的小时候的暑假是怎样过的呀?”儿子粘过来。
我小时候的暑假是怎样度过的?童年暑假幕幕展现在眼前,仿佛就在昨天……
上午的时间总是很紧凑,吃过早饭与姐姐到菜场去一次,趁凉快的时候,然后帮父母做好饭菜,等着他们回来。那时候,家里穷,记得有一年父亲在外,忘了给我们寄钱回来,家里只有几元钱,每天上午和姐姐想着办法弄点菜,自家种的菜都腻了,便到离家不远的海边去挖毛蟹,用盐淹一下,便是美味,有时胆子大一些,去干涸的海边,踩“黄宣”(绍兴土话,类似贝壳一样)。
饭过后正值夏日中气温最高的时段,在父亲的牛眼怒瞪下装作午睡,但我总难得安宁,待父亲睡着后我便偷偷溜出门外。听着知了放肆地在枝头高声鸣唱,那时自己用塑料袋缝在铁丝圈里插在竹竿上制成捕蝉的工具,与小伙伴比赛捉蝉。有时与小伙伴相约去钓小虾,挖上几条蚯蚓,系在线上,在河埠头的石缝里静候小虾上当。回来后给脸色微变的父亲敲敲背,就什么事都解决了。
下午三四钟的时候,做好晚饭,那门前的小河,就是游乐场了,没有大人,几个小孩会游泳、不会游泳的,打水仗,摸河蚌螺蛳……一双双小手被水泡着全都发白,起着皱纹,一个个玩得不亦乐乎。好几次父亲举着长竹竿,威胁:“再不起来,我就把你撑开去。”父亲的威胁起不了作用,他是我的游泳教练,我也摸透了他的脾气。淘气地往他身上泼泼水,他也会忍不住跟着下河的。
晚饭过后天色渐暗,母亲把碗筷收拾好,我与姐便忙不迭的爬上桌子,躺在上面,看着草地那边萤火虫忽明忽暗地飞舞,看着天上的星星,听着父亲给我们讲他编造的乱七八糟的故事。然后,甜甜睡去。
那个时候,我们可以无忧地玩耍,没有学业负担,可以做世界上最傻的事情,可以顽皮,可以闯祸,那时候的我们没有听说过什么空调,那台雪花电扇也老是罢工,但似乎就不觉得夏天热得难受,也从来不怕太阳晒黑我们的肌肤,就是嫌假期太短了!
……
给儿子讲这些的时候,他一脸“好幸福”的表情。
先生却没有我这样的幸福,在镇上的人家从不会过这些野孩子一样的生活,此时,这个旱鸭子坐在椅子上,两手拼命的作游泳状,嘴里嚷嚷“我也会啊!”“去去去……”
哈哈哈……
“妈,我也希望能象你小时候那样啊!”
我无语。。。。。。
孩子的暑假应该是没有学习压力、亲近社会、亲近自然的假期,我可以给他一个没有学习压力的环境,其他的。。。。。。诸多原因,显得那么无奈,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