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生命的足迹
“这绝对不是我!”儿子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给儿子看他满月的照片,他死都不承认这就是小时候的他。
娘俩在床上,把所有关于他的照片全拿了出来。还有一本小本本。两个纸盒。
儿子一张张翻着,就是表示怀疑。还特地拿了面镜子,对着比较:“瞧,我的下巴比他有个性,我是双眼皮,我的皮肤那么白,我的嘴角是向上扬的,我……”
确实不象了。
那个不足月的小老头儿快长成一个1米35的小伙了。
看着一张张照片,一边给儿子打开那本小本本,那里简单地记录了他的点点滴滴。
2000年10月25日11时35分,出生,体重3100克,身长52厘米。
出生两天,吃人生第一口黄莲(他奶奶说先苦后甜)
出生10天,体重8斤,小眼常盯着亮光看。
出生20天,分不清白天与黑夜,白天睡,晚上吵。(成了名符其实的“夜叫郎”)
满月,到照相馆拍第一张照片,费了半个多小时才搞定(眼睛就是不肯看相机)。剃了头,足足哭了十多分钟,头扭来扭去,把理发师傅吓出了一身汗。体重14斤。
五十二天,白天少睡了,晚上安宁多了。
三个月零六天,肚泻,吃妈咪哎,完事。
开始认人了,看见爸爸别过头,看见奶奶妈妈晃晃手。
四个月零三天,得肺炎,肚泻。绍兴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发热到41.2度,因为做试验许多抗生素过敏,最后儿科所有主治医生,主任医师会诊。静脉细,几个护士挂针轮流刺。一边是宝宝哭得半天都缓不过气来,一边是妈妈哭得捏着拳头,大骂护士(知道不应该,就是控制不了)
四个月十天,开始吃糊糊了。只是吃着吃着睡着了。把尿尿非常准了,(意味着尿布洗得次数少多了)
四个月十七天。妈妈上班了。上班第一天,跑回家看宝宝四次。
五个月零三天,哭着叫“妈妈”。(估计)
六个月零九天,出牙了。体重16斤。经常咬人,咬得奶奶手臂上全是淤青。
六个月多,认图片了,看着颜色鲜的拿,暗的扔。
半岁总结:
1、知道妈妈了。
2、爬得可快了。
3、有时会“ba”的直叫。
4、爱吮自己的小指头,拳头
5、吃东西挑食了。(不爱吃的吐,爱吃的张开嘴叫“啊啊”。妈妈嘴一动,他就立马紧紧盯牢,生怕妈妈一个人吃光光)
七个月:学坐“学步车”。奇怪的是脚一直往后蹬。只退不进。
八个月:一只脚站在大人掌心,可以好长时间了。又长牙了。
第二次住院。
九个月:第一次清清楚楚的叫竟然是“外公”!
第二次住院了。还是原来的医生,护士。会吵着要护士抱。
十个月:爱看书了。(都是拿倒的,而且是一本正经的看)
十一个月:爱在电子琴上乱敲,边敲边蹦。
第三次住院。发烧41度以上。
十二个月:扶着凳子走路了。
与姐姐拍了周岁留念照,居然还嫌少。吵着拍。
十三个月:清清楚楚叫爸爸妈妈了,还有爷爷。
十四个月:会叫奶奶,姐姐,姑妈这些称谓,会说两三个字。喜欢听“泥娃娃”。
十六个月:终于完全会走路了。一次,奶奶盛饭时,自己走走,在眼皮上磕了一道口子。左眼成了标准三眼皮。
能完整的说一句简单地话。
十八个月:不再使用尿片,会自己叫大人帮忙了。
含含糊糊的唱人生第一首歌:泥娃娃。
背第一首诗:咏鹅
……
儿子会的比其他的小孩都慢。学走路,学说话。
儿子的手脚协调能力比谁都差。
……
还有,这里是他吃糊糊的模样
这是他尿湿了奶奶裤子,还一脸坏笑
这是他睡觉时青蛙姿势模样……
看这些记录的时候,儿子时不时的挠挠头,不相信地笑。
儿子读幼儿园的时间比谁都要长:从四岁下半年读到八岁的上半年,经历八个学期,据幼儿园,真正在园内读的时间约是一个学期。其余——病休。
儿子胆比谁都小:四五岁的时候,凡外出,都总抱着我的膝盖不肯放。
儿子比谁都爱笑:认识的也好,不认识的也好。那笑,让许多人喜欢上了他。
儿子也深爱他的外公:外公去逝,沉默了好多天。柜子珍藏着外公买的所有玩具,哪怕是几角钱的塑料马。
。。。。。
说这些的时候,,儿子表情很严肃。俨然一个小大人。
拿起另一本相册,
这是一周岁时过生日的相片,这是二周岁时的……
看这些的时候,儿子相信这就是他了,年年相似的脸,年年相似的场景。
后面的记录少了,更多的是他的病史记载。儿子生病的次数比其他的小孩要多:绍兴的几大医院基本全到过。一周岁里共住院三次,整整十九天。到现在为止,共住院五次。八岁以前,基本隔十天左右进一次医院。医药费的收据两纸盒。
另一本本子,是他的爸爸专门为他做的吃药,打针的记录。(摘录部分)
11月12日:早晨起来,肛温38度4,吃小儿快克一包。
中午肛表39度1,腮红,无力。胃口差
下午送医院,打退热针,挂盐水两包。口腔温度38度3
晚上六点,吃美琳6毫升,出了一身汗,量腔表38度3
12点,39度7,脸红,嘴干,把7毫升酒精倒在脸盆里,放热水半盆,擦试颈部,腋下。
1点, 叫醒孩子,吃美琳6毫升。半小时后出汗。……
厚厚的一本,后面还有与他爸爸的值班记录。什么时候掀被子,几次。什么时候与交接班。(怕他冻感冒,只有这样,一直坚持到现在)
因为这样的记载,所以有时他来个突发状况,总是去翻曾经的记录。自己开处方,自己给决定吃什么药盒。
“妈妈,我真有这么糟糕吗?”
“是啊,多亏了你了,妈妈心脏的承受能力也强了许多!”
儿子不语,小脸蛋贴上来了,抱着我。
日子过得真是快:
想想前一天还在上班,第二天产下了不足月的他,
想着一把屎一把尿似乎苦不到头的日子,
想着病房里,他满头针眼,满头疙瘩,而我捶打着自己的胸口痛心且自责
想着他蹒跚学路,颤颤悠悠,我紧随其后
想着他咿呀学语,还有第一次叫妈妈的惊喜
想着他第一次进幼儿园,哭得死去活来
想着第一次背上书包,挺着背,跨着步,神气的模样
想着他颠着脚尖,拼命想和我比高的滑稽相
想着他第一次比赛拿回奖状的自豪。
想着打雷时,他拍拍自己的胸口,妈妈,别怕!有我在!
想着他第一次做错事,我第一次举手,扇过他的脸……
。。。。。。
记录中有泪水,有欢笑,有欣慰……
想起出差,电话那端小小的柔柔的声音:“妈,什么时候回来?我现在很乖!”
想起说到腰痛了,小小的拳头在背上给小心地敲。
想起阑尾炎动手术,小手抚过伤口:“妈,还疼不?”
想起娘俩一起拼1000块图片组成的清明上河图,配合默契及大功告成后的喜悦
……
这是一卷不完整的录像,待继续。这也是一段不折不扣的成长过程,孩子渐渐长大了,孩子一颦一笑就这样刻在了脑中,这纯真的再现不仅是美好的回忆,也是人世间一个美好的记录了。
看着写满孩子的美丽笑容,和成长“录像”,我笑了对儿子说:“妈妈还会录下去。”是啊,这将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将与我一直陪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