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绿色……


纸 言 片 语

最  新  日  志

留  言


用 户 登 录

 

我 的 圈 子

 我  的  好  友

友  情  链  接



 
 
海天佛国 
[ 2008-1-4 11:31:00 | By: 凉月如眉 ]
 

   

在年末的两天中,学校组织去沈家门小学参观学习,顺便去了普陀。对于普陀,这个“海天佛国”,我一直很期待去认识她。

其实到普陀应该在夏天去的,而我们去的时候却是气温下降的时候,最冷到了零下2摄氏度。去的那天刚好有风,那些风在陆上不觉得怎样,在海上就觉得很大,乘在渡轮上,看到海水波涛汹涌,力量无穷,猛烈拍打着船舷,远处的山,无尽的海,配以一艘艘扬帆的巨轮,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第一天到沈家门小学参观完后已经下午三点了,安排去一个景点——乌石塘,乌石塘的沙滩与其他地方的沙滩不同,这里布满了黑色的鹅卵石。一路上,导游讲了一个关于“乌石塘”的传说,让枯燥的行程充满了小小的温情。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传说东海龙王的三太子---小乌龙,因为耐不住龙宫的寂寞,便擅自离开龙宫到东海大洋遨游,不料遇到一群鲨鱼精,小乌龙寡不敌众,遍体鳞伤,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被朱家尖渔民发现并救治。伤好后,为报答救命之恩,小乌龙留在了此地,立志守护海塘,此后他身上的龙磷渐渐化作了岸边一颗颗黑色的鹅卵石。远远望去整个岸边的鹅卵石加上旁边的一座石山就像是一条栖憩的龙横卧在那里,而乌石塘也因此而得名。

到乌石塘的时候,风很大,那里有些冷清,只有几个游客缩着头往回走。我走上堤岸,望过去,满眼上黑色的鹅卵石,这确实很少见,那些鹅卵石多数比橄榄核大一点,圆一点,比橄榄小一点。拿一颗在手上,百般喜爱。不知是谁提议,丢几颗到海里,说不定龙太子会出现呢!哄笑之后,大家都捡起了这些乌石,我一个兴起,打起了水漂漂,马上有好几个人加入这个行列,随后又比谁丢得远,一时间,大家玩兴高涨,人也热起来了。

 随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去朱家尖国际沙雕艺术广场看沙雕。走在弯弯曲曲的林间小道上,边上都是童话故事里白雪公主与七个矮人的沙雕,感觉象走进了白雪公主里那个神秘的大森林。粉状的海沙由于太细小,听说连建筑材料都无法用它,可堆积起来雕成各种人物就象被赋予了生命。看那喜怒哀乐的表情、夸张诙谐的动作,仿佛向我们诉说着各自的故事。这些根据神话或童话故事雕刻出的一座座雕塑,就象立体的连环画,让人看得留连忘返。小路的尽头,就是沙滩了,夕阳西下时分,沙滩变成了金色,那里的沙质细腻,地势平缓且宽广舒展,在柔软的沙滩上漫步,接受海浪轻轻的问候。我不禁深深呼吸,仰天看天上流云,听大海潮音,任阳光沐浴着我,让风儿拥抱我。这个地方很别致,面朝美丽的大海,可听海潮之乐;背倚郁郁葱葱的松林,可享绿树交相掩映下的别致情调。心情一好,便与同事几个在沙滩上比赛起跑步来了,发现竟然比不过她们,只好对着天感慨“老了,老了!”

回去在宾馆住下后,晚餐全是海鲜,倒是让我尝了个够。只是有些担心会不会因为贪吃而吃坏肚子,那天经不住劝,竟然喝了两杯黄酒,让我自己也吓了一跳。

我们是在第二天到普陀去的,由于前一天晚上,导游跟宾馆的负责人起了一点矛盾,我们早上出发的时间推迟了,到了轮渡那里又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才上了快艇——所谓的快艇,其实是一只能坐30人左右的小渡轮。在快艇上的十几分钟,听着《三生三世歌》等,竟由然地产生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今生为何五官美,前世佛前敬花人……”那样独特的旋律让我们都让刚才急燥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终于踏上了普陀山,脚一上岸,就感觉到了普陀山她那神秘而凝重的佛文化气息。对面“海天佛国”的四个金字直映眼睑,浓重的檀香气味直扑鼻底,让我感觉走在其间,有种十分玄妙的感觉。经过紫竹林时,听导游说孙悟空一有难的时候,就来到这个紫竹林,观音大士就会出现帮忙。再往前,远远望去,看到有一个小岛屿,则恰似躺在海面上的一尊卧佛。它像一个仰卧的睡佛,听说有一个观音跳,可惜由于接了个电话,导游很快就领着去了南海观音塑像,只是听说有这个观音跳是观音在对面海中的珞迦山上修炼成佛后回到普陀山,一脚跳到了岸边的一块岩石上,留下了一个清晰的大约一尺五寸长脚印。走不多远,迎面见到了金色的南海观音塑像。据说这是亚洲第一高观音像,高33米,其中佛像高18米,妙相慈祥,体现了观音菩萨“慧眼视众生,弘誓深如海之法身。”导游的一番介绍,让我们又有新的认识:铜像面部全是纯金,有6.5公斤,全是善男信女们捐出自己的金戒指、金项链熔铸的。开光的那天本是阴雨,等方丈主持时,天空突然明朗起来,露出象碗那么大的一块,阳光透过这个空隙射向大地,射向铜像,顿时铜像金光四溢。那里参与开光仪式的近几千人自觉得跪了下来,许多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一听之后,再来看这个雕像,在这片开阔的平地上,于风雨飘摇之中极有尊严地挺立在岸边,铜象光耀夺目,令人肃然。出来的时候,听导游说,从正门到佛像的路上共有33朵莲花,而且是每三步一朵,不由得佩服那些设计的人,想得如此细心。

随后去了不肯去观音院,经过一片紫竹林,一堵黄墙飞檐的起伏沿山而建的庙宇映入眼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不肯去观音庙”了。咋看此名,感觉这名字真是拗口!却听到一个美丽如比的传说:唐咸通年间,有个叫慧锷的僧人来到中国,从五台山带了一尊檀香木观音佛像,拟带回日本去供养,船途普陀山洋面时突然刮起了大风,僧人无奈只得抛锚落帆。待风平浪静,僧人正欲扬帆启程,但瞬间海风又起,巨浪大作,僧人只得再抛锚暂息;以后僧人又多次竭尽努力,欲扬帆东渡,但均被突如其来的狂风海浪所阻止。此时僧人暗忖:莫非是观音菩萨不愿赴东瀛,如此留恋普陀,不如就在此供养吧!于是就在紫竹林中造了一座小庵堂,供上观音像朝暮参拜。这座小庵就是现在的“不肯去观音院”。 关于观音的诸多的美丽传说总是与这里有关,右边有一石碑,上书“严禁舍身断指”乃观音菩萨的另一段慈悲为怀的传说。左边为潮音洞,只见洞下怪石嶙峋,潮水从洞内灌入,激起千层白浪。从桥上望下去,洞内森然恐怖,却气势非凡。
       与同事一起走上海边礁石,直面苍海,顿觉海纳百川,真是有容乃大,心情豁然开朗。难怪乎观音大士如此留恋,不肯去东瀛!

最后一站去了普陀山最大的寺院——普济寺。那里有古色古香的老街,满街的供奉祭品。寺前一方银波粼粼的长方形放生池,前边是一排儿金壁辉煌的佛殿,有福寿桥,过桥后看到寺庙大门紧闭,刚觉得惊讶,就听导游介绍:千年古寺只开侧小门,居中的大门紧锁终年不开。此门六十年才开一次,新主持就任或国家元首来访才开此山门。原来如此!我们一行人从侧门进入院内,古柏苍松让人仰望惊叹不已。前面是一座大圆通宝殿,阶前宝鼎内香烟缭绕,我到所有寺庙从来烧香,从不叩拜,但到这里,我不由得跟着众人,许起愿来,希望家人平平安安。其实到了寺庙,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佛乐,轻柔舒缓,听了使人心安,心平气和。

时间有限,许多景点没有走到,有些遗憾!回来的路上买了一些特产,不枉此行!

 

 
 
 
Re:普陀之行
[ 2008-1-10 23:25:00 | By: 访客qVmx5C(游客) ]
 
访客qVmx5C(游客)好一篇游记,认真拜读了,把我的回忆带回了新婚蜜月的时光,小俩口结伴游的就是那地。不过有机会再携新人游啊!重温旧梦独增伤感罢了!建议去朱家尖的情人岛玩玩,浪漫而刺激。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
天涯博客欢迎您!